导入数据...
关于做好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2021-05-17 09:04:17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管理办公室   查看:476

各教学单位:

根据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组委会《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展示我校师范生的课堂教学风采,检验我校师范生培养质量,在全校营造“以赛促训、以赛强教、以赛提质”的良好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现将竞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院赛时间:616日——74

校赛时间:911日上午

省赛时间:1029日——1031

二、竞赛名额

每个省赛学科推荐2名师范生参加竞赛。

三、竞赛分组

1组:高中语文、高中英语、高中历史、高中政治

2组:高中数学、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

3组:高中地理、高中信息技术、高中通用技术、高中心理健康

4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特殊教育、科学教育

5组:高中音乐、高中体育,高中美术、学前教育

四、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参照省赛要求(见附件1)。

五、评委组成

每个竞赛组有5位评委,由学校统一选聘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构成。

报名办法

各教学单位需于715日前填报《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参赛选手个人信息表》(见附件3)和《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学院报名信息汇总表》(见附件4),向竞赛组委会提交决赛名单。

七、奖励办法

竞赛设立参赛选手个人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项和优秀组织奖项。参赛选手的个人奖项,分别按照每组参加校内选拔赛总人数的10%20%30%评定一、二、三等奖(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其余参赛选手获优胜奖。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每位选手的指导教师限3人以内)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综合各学院在校内选拔赛的动员、组织、筹备和表现等环节的情况评选校级优秀组织奖。

学校统一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遴选和指导优秀选手参加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在全校开展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活动,是我校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有关教学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选拔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选手强化指导训练,以最佳状态展示我校师范生的风采和教学技能训练成果,彰显我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8-84765118          

电子邮箱:263661899@qq.com

 

 

四川师范大学

                           2021517

 

附件:

1.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竞赛规则

2.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评分办法及评分标准

3. 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参赛选手个人信息表

4. 2021年师范生教学能力校级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学院报名信息汇总表

5.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材料提交要求

6.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备赛时间表及建议

7.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奖励办法

附件1: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竞赛规则

一、竞赛名额

依据省赛开设的比赛学科,原则上按照每个比赛学科推荐1名参赛选手报名进入相应的学科比赛专场参加省级现场决赛。

二、竞赛内容

参赛者自选四川省基础教育相应学段使用的教科书中某一章节内容。说课稿、教学设计(教案)均按1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模拟授课环节选取其中的教学片断进行教学展示。参赛选手自备教具。

、竞赛规则

1.竞赛方式: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以现场课堂教学竞赛的方式进行。

2.竞赛流程: 说课3分钟—模拟授课10分钟—→回答评委提问2分钟。

说课3分钟和模拟授课10分钟,共计时13分钟。现场工作人员在模拟授课结束前1分钟和模拟授课结束时,分别用“还剩1分钟”和“时间到”提示牌进行提醒。说课环节不单独提醒时间。

回答评委提问,共计时2分钟。现场工作人员在选手回答评委提问结束前1分钟和回答评委提问结束时,分别用“还剩1分钟”和“时间到”提示牌进行提醒。

3.竞赛顺序:按照学科专场的竞赛时段,由参赛选手本人在竞赛现场抽取参赛顺序。

4.竞赛互动:课堂教学竞赛现场,每个竞赛组安排5名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参赛选手可以与之进行教学互动。

四、竞赛纪律

1.参赛选手应严格按照入场时间准时签到和抽签,在本人比赛场次规定入场时间未到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比赛时间到,应立即停止授课,否则按违规处理。

2.参赛选手签到之前,将手机等通讯设备关闭并放在指定位置,签到之后到本人比赛结束之前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违者取消参赛资格,相应参赛名额作废。

3.参赛选手提交的说课稿、教案、课件等参赛材料,以及在竞赛过程中,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本人及其学校身份信息,违者取消竞赛资格,相应参赛名额作废。

4.参赛选手统一使用比赛教室的电脑播放PPT及音、视频,不得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授课。在签到(候赛)室内不得使用任何设备上网(含带入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违者取消竞赛资格,相应参赛名额作废。

5.参赛选手个人独立完成竞赛过程,不得自带助教到竞赛现场协助教学及参赛,不得自带听课互动学生参赛。

附件2: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评分办法及评分标准

一、评委组成

每个竞赛组由四川省教育厅随机抽取5位评委构成,其中2位评委从高校专家库中抽取,3位从省内基础教育一线专家库中抽取。

二、评分办法

1.按百分制计分。

2.竞赛成绩评定采用参赛选手个人及单位基本信息匿名、评审专家实名评审的方式,评委根据参赛选手在竞赛现场的抽签序号,在评分表上进行现场打分。

3.计分方式实行计算机评分系统管理,以每个竞赛评审组5位评委的打分之和的平均分作为基准分,偏离该基准分5%及以上的评委打分均作为无效分去掉,剩余的其他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参赛选手的最后得分。竞赛结束后,评审专家在竞赛现场对本人打分情况进行复核确认,评审结果由各竞赛组的评审专家组组长在竞赛现场审核签字确认后生效。

三、评分标准

项目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一、说课及教学设计35分

说课25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材

8

1.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明确,分析清楚合理(4分)

2.教材分析透彻,地位、作用、前后知识点关系描述准确(4分)

教法学法

8

1.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表述恰当,分析合理(4分)

2.教法和学法分析准确(4分)

教学流程

9

1.教学思路分析清晰,突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有新意(5分)

2.教学内容处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时间分配等设计分析合理(4分)

教学设计10

教学设计

10

1.能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并规范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清楚,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2分)

2.内容充实精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学生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2分)

3.教学方法、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组织形式合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分)

4.教学评价设计合理,可预估教学效果(2分)

5.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层次分明;文档结构完整,详略得当(2分)

二、模拟授课

45

教学实施

40

1.情境创设合理,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8分)

2.教学内容表述和呈现清楚、准确 8分)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有效,学生参与度高(8分)

4.板书工整、美观、适量;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展现恰当(8分)

5.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时间节奏控制恰当(8分)

教学特色及效果

5

1.教学富有创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等,有突出的特色(3分)

2.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2分)

三、回答问题

10

现场回答专家提问

10

1.准确理解专家提出的问题,回答切中问题的要害和关键(2分)

2.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条理清晰(2分)

3.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全面分析问题;(2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独到之处(4分)

四、基本素养

10

言语表达与思维能力

6

 

1.普通话标准,表达准确清晰,语速适宜(2分)

2.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分)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做出及时反应(2分)

 

心理素质与仪表仪态4

 

1. 自信,精神饱满,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2分)

2. 衣着整洁,仪表得体,举止大方,教态自然,肢体表达得当(2分)

四、本竞赛评分标准的解释权归大赛执委会。

附件3:

2021年学校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

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参赛选手个人信息表

推荐学院

                学院

贴2寸彩色近照

姓    名

性别

学号

专    业

年 级

身份证号

联 系手 机

参赛题目

参赛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参赛学科

□高中语文  □高中英语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心理健康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科学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音乐  □高中体育       □高中美术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小学教育(□语文 □数学)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手机

E-mail

选手通信地址

邮  编

推荐学院意见

 

推荐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1.参赛组别、学科,请在相应的栏目方框内打“√”。

2.请在本选手信息表后附参赛选手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参赛选手在现场参赛时,必须带齐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




 

附件4:
2021年学校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学院报名信息汇总表
序号推荐学院选手姓名性别年级专业比赛组别参赛学科参赛学段参赛题目联系手机

 

附件5: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材料提交要求

一、比赛场地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MS Windows 10

2.Office软件和PDF软件:MS Office2016,Adobe Reader 11

3.多媒体创作工具:Adobe flash CS6

4.多媒体软件及其他基本工具:QQ影音,暴风影音,腾讯视频,酷狗音乐,爱奇艺,Quick Time Player,360安全卫士,2345好压,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二、提交材料类型及数量

1.说课稿:电子文档1份,纸质文档7份

2.教案:电子文档1份,纸质文档7份;

3.课件:电子文档1份;

4.选手报名表及团体报名表:电子文档1份、纸质文档1份。

三、纸质文档提交要求如下:

比赛现场由参赛选手本人通过大赛工作人员提交给评审专家:

1.说课稿:A4幅面,使用统一封面和格式模版,单面打印;

2.教案:A4幅面,使用统一封面及格式模版,单面打印。

四、电子文档提交要求如下:

1. 电子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263661899@qq.com:

(1)说课稿:PDF格式,A4幅面,使用统一封面及格式模版;

(2)教案:PDF格式,A4幅面,使用统一封面及格式模版;

(3)课件:PowerPoint 2013/2016格式(.pptx),课件中的音频使用mp3格式,视频使用mp4格式,课件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2013/2016中自带的字体,在提交时请以作品名称为压缩包名称将课件及课件包含文件打包为zip文件。

(4)选手报名表、团体报名表:word文件格式。

2. 课件在比赛现场由参赛选手提交到指定电脑,由工作人员统一拷贝至比赛教室。格式要求同上,以当场抽取的参赛序号命名。

五、电子文档的文件命名规则

命名规则:选手名-材料类别名-作品名.文件类型名;

说明:    选手名:选手的名字,字符之间不加空格;

材料类别名:说课稿,教案,视频,课件;

         作品名:参赛作品的全名;

         选手名、材料类别名、作品名间用“-”(英文减号)分隔。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说课稿

 

 

参赛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参赛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编号粘贴处:


 

8866.png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教案

 

参赛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参赛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编号粘贴处:


8866.png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内容模版

作品名称:黑体,小二号,居中

所用教材:教材名称(含年级和册号,例:数学,九年级下册),楷体,小四号

目次:出版社名称,xxxx年xx月,第x版第x次印刷(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第3次印刷)

 

1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单倍行距

1.1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单倍行距

1.1.1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正文:宋体,五号,固定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如本段及下段所示样式。说课稿字数为800字左右,教案字数为2000字左右。

图和表均居中;

图和表要有名称和编号(xx,表xx),图的名称在图下,表的名称在表上。

表格文字:宋体,可用5号或小5号,单倍行距,垂直居中对齐。

例:

6688.jpg

图1  xxxx图名称,居中,黑体5号

 

表1 xxxx表格名称,居中,黑体五号

表格文字

表格文字

表格文字

表格文字

 

 

 

页边距:默认页边距(上下 2.54cm,左右 3.17cm)

 

页码在页脚,格式为:页号/页数,宋体五号居中

附件6: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备赛时间表及建议

时间节点

任务

责任人

备注

5.14-6.16

学院进行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动员工作

学院教学副院长

6.16-7.4

学院选拔赛赛,每个专业选拔确定每个参赛学科的2名候选人

7.5-7.15

报送参赛选手预备名单和暑假训练方案(从7月到竞赛前,以周为单位,含训练目标、内容、方法等)

教学办公室和指导教师团队

报送电子版《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选手个人信息表》(附件3)、《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学院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4),训练方案以word形式汇总报送,纸质版交到狮子山校区综合实验楼308,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263661899@qq.com

7.16--8.29

按方案执行训练(完成教案、说课稿、课件等教学材料的设计、制作;完成不少于8次课程教学实操;并提交最佳课程教学实录1个)

建议参赛选手预备2个参赛课题

8.30--9.13

学院候选人准备校级选拔赛

学院备赛训练工作组

9.11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

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

9.27

在省赛系统完成参赛选手报名

参赛选手本人

登录四川省本科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平台http://scsbk.ycfuture.cn/)按提示完成

9.12--10.8

参赛选手优化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件制作等教学材料。完成不少于3次课程教学实操

学院备赛训练工作组

确定的省赛选手报送电子版教案、说课稿和课件各一份

10.9--10.17

全校集中赛前训练指导

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

中心聘请一线专家强化指导,学院指导教师团队参加

10.18--10.27

根据集中指导意见进行完善和修改

学院备赛工作组

10.28

省赛赛前动员会

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

全体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参加

10.29--10.31

组队参加省赛

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

全体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代表参加

备赛建议:

1.教学技能大赛项目设计内容要求选手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全方位的展现,各学院选拔参赛选手应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选手应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和教学理论知识,较强的课堂教学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2.各学院按方案对选手进行训练,训练时,应组织指导教师团队对参赛种子选手进行全方位打磨。

3.由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组织的集中指导和动员会等活动,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必须参加,不得随意请假或调换。

4.学院备赛训练工作组、学院指导教师团队名单确定后一般不作变动,教师指导团队一般不超过三人。

附件7:

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奖励办法

一、省赛奖项设置

竞赛设立参赛选手个人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项和优秀组织奖项。参赛选手的个人奖项,分别按照每组参加校内选拔赛总人数的10%、20%、30%评定一、二、三等奖(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其余参赛选手获优胜奖。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3人以内)。综合各学院在校内选拔赛的动员、组织、筹备和表现等环节的情况评选校级优秀组织奖。

二、学校奖励政策

按照《关于印发<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师校【2019】13号)规定,本赛项属于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当年发布组织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为B类学科竞赛。

1.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参赛学生奖励如下:

(1)奖学金奖励。对参加C类及以上大学生竞赛获奖学生,纳入四川师范大学奖学金单项奖予以奖励。

(2)学分认定。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参赛获奖学生可申请创新创业学分,该学分可替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前期参加竞赛培训的学时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在本科学生中实施“十个一”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纳入“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学分学时进行累计。

(3)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加分。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0,6,4分;A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3,2分;B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5,1,0.5分;C类竞赛获一等奖加1分。

团队参赛类获奖的第一负责人计100%,其他成员按排名第二计40%,排名第三计20%,排名第四(含)以后计10%。

学科竞赛加分须由指导教师确认其真实性。

2.根据《办法》第五章第十八条规定,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或团队)奖励如下:

(1)指导学生参加A类、B类学科竞赛获奖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给予相应成果的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学术成果替代标准为:一等奖可以替代SCI四区或B类论文1篇。

(2)指导学生参加A类、B类学科竞赛获奖成果,按相应科研成果给予科研工作量认定,具体标准为:指导学生获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项目(非A类选拔赛)、C类学科竞赛一、二等奖每项分别计6、2分。

编辑: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办公室